其實中藥也會有一定的保質期,影響中藥變質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溫度、濕度、空氣等,中藥容易出現發(fā)霉、酸敗、揮發(fā)的,中藥能存放多久呢?
中藥能存放多久?
1、煎好中藥的存放
一般代煎的中藥湯劑是真空包裝的或者自己使用器皿來盛放,溫度越高藥液變質就會越快。當室溫達到25℃時,湯劑的保存期不能超過兩天,如果冷藏的話會保存七天。如果藥液里面含有蛋白質、淀粉、糖類變質會更快。為了保證使用藥品的安全,密封包裝的湯藥要保存在零到5℃,保存的時間不能超過七天。若是藥液變味或者有氣泡的話,千萬不能服用。
2、干的中藥放置時間
干的中藥如果長時間放置,會直接降低藥效,因為中藥在儲存的過程中會出現變異的現象,比如發(fā)霉、腐爛、被蟲子叮咬、變色、變味,中藥會有保質期的,并不是放置的時間越長越好。一些含有揮發(fā)油類以及內酯類保質期是一年。礦石類的藥物分子結構很穩(wěn)定,保持的時間不能超過十年,一旦發(fā)現中草藥出現了長霉、蟲蛀的情況,要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。
中藥變質的因素有哪些?
1、溫度
中藥在溫度方面也會有一定的適應范圍,溫度過高過低都會影響到里面的質量變化,當溫度達到35℃時脂肪類的藥物因為受熱而導致油脂分離;含有揮發(fā)油比較多的藥物會因為受熱而散失芳香氣味,動植物膠類的藥物受熱之后容易發(fā)熱粘連成塊或者融化。當溫度在20到35攝氏度時利于霉菌和蟲子的繁殖,讓藥物出現生蟲或發(fā)霉。
2、濕度
濕度主要是指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,藥物本身能否保持正常的含水量和空氣中的濕度關系很大,一般的藥物含水量應該在10%到20%左右,如果空氣當中的水分多、濕度高,藥物中會吸收大量的水分而導致藥物受潮,容易發(fā)生變質霉爛。
3、空氣
在空氣里面會含有大量的成分,氧氣如果和藥物里面的成分發(fā)生化學反應時就會影響到質量,尤其是會導致黃精或者丹皮的顏色加深,因為里面含有的優(yōu)質糖分和溶質會和氧氣接觸而發(fā)生一定的改變。有中藥問題可以咨詢熱心醫(yī)生。
標簽:中藥
copyright © 2012-2024 廈門沃鴻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閩ICP備13021446號-19